(通讯员 秦国程)5月10日晚7:00,98858vip威尼斯下载中文系“鹿鸣文化讲坛”第四期在南校区会议中心121室举办。本次活动特邀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宁主讲,题目为“唐诗选本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毛奇龄《唐人试帖》为例”。活动由中文系教授王志清主持,中文系主任朱佳宁及青年教师李东若、刘茸茸、连晨炜、王璐和四十余位在读本、硕学生聆听并参与了讨论。
韩宁教授首先阐释了“唐诗选本”“试帖诗”等概念,指出诗歌选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编选者的诗学主张,还可认识其时的诗学风气、审美情趣、社会风尚、政策导向等。随后从清人毛奇龄的唐诗选本《唐人试帖》入手,通过细读其序文及相关文献,揭示出此集的编选与清代科考回归诗赋取士的趋势以及康熙朝科举政策的制定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反映了清初诗歌创作逐渐兴盛的事实。
随后,韩宁教授对毛奇龄由“应试到应制再到七律”的诗学观念进行了深入阐释,认为《唐人试帖》强调“诗法”,将八股时文的“八比”之法与五言六韵试律诗的创作模式相沟通,构建起二者结构上的传承关系。由此,长久浸润、熟悉八股文写作的士子文人可通过创作方法的有效迁移,较快掌握试律诗、七律应制诗之法。毛奇龄同时编选《唐七律法》附于《唐人试帖》之后,以此标举作诗的“无法”之法,倡导情感的表达要优先于律法的遵守。毛氏的两本书实际上揭橥了诗歌创作从“有法”到“无法”,从“应制”到“自由抒情”的合理和有效路径。
最后,韩宁教授结合选本研究这一领域,提出了古典文学、文献研究应恪守的治学原则与方法,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了学术的严谨和规范。交流阶段,参与讲座的师生就诗歌“有法”“无法”之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认为古典诗学的这一问题实则在现当代诗学领域同样存在,诗歌选本是另一种形态的文学史。
本次讲座议题虽属专门之学,但在韩宁教授深入浅出、具有延展性的讲授中,使在座师生受益良多。据悉,鹿鸣文化讲坛是中文系搭建的学科平台,旨在与学界交流、为师生提供学术前沿成果。举办迄今,反映良好,充分发挥了学术论坛的桥梁作用。